削岩直下,欲把金石化。
点金有术细评价,人道花岗耐炸。
井边扬起轻尘,四海却传震情。
祝捷更添壮志,凝思万里新征。
——《清平乐·首次竖井核试验》陈能宽
1978年10月14日,首次竖井核爆炸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基本完成了地下核试验技术的探索攻关,核试验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上世纪60年代,当时拥有核武器的美、苏、英等世界列强在莫斯科召开国际会议,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的条约》,其实质是遏制中国的核能力,剥夺中国核试验的权利,巩固他们核大国的垄断地位。
“必须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启动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的筹备工作,“地下核试验研究小组”悄然成立,地下核试验场地的选定、实验室模拟、爆炸效应研究等课题相继展开。
地下核试验,是将核装置埋在地下一定深度进行爆炸的试验,一般分为平洞和竖井两种方式。
平洞核试验,是在山体开掘一条特殊设计的长坑道,在坑道内放置核装置和各种探测器,按照特殊的方案回填堵塞之后,实施核爆炸。
平洞地下核试验测试廊道
竖井核试验是把核装置和各种探测器一起吊放在大口径竖井底部,回填后实施核爆炸,竖井核试验不受地形限制,是地下核试验的主要方式。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地下核试验竖井大钻机
与大气层核试验比较,地下核试验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投资较多,但具有大气层核试验难以做到的优点:可以将放射性产物基本控制在地下,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技术保密,同时还有利于爆后取得各种反应产物的样品。
平洞、竖井核试验相继成功,证明了我国具备自主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各种类型规模的核武器的能力,表明了我国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