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品茶联系方式_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qq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岁磨报国志,敢说为苍生—— 纪念朱光亚先生诞辰100周年

  • 发布时间:2024-12-25

他为人低调

是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

最后被解密的一位

是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是中国首颗原子弹

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

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

公认的“众帅之帅”

他与核“打交道”

长达近半个世纪

他说

“我这一辈子

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

——搞中国的核武器”

他就是被授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称号

获得“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

朱光亚


敏而好学,初露峥嵘

 

 

自幼聪慧好学的朱光亚

194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

开启了科学探索之旅

次年

便顺利考入西南联大

其作业中的英文行文和手绘图示

如印刷品般工整

令众位老师赞叹不已

据朱光亚之子朱明远说

“有位数学老师说我父亲的考卷

连标点符号都找不着错”

大学期间养成的卓越品格

为他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赴美深造,心系祖国

 

1946年,受物理学家吴大猷的举荐

朱光亚赴美深造

然而,远在大洋彼岸的他

心始终牵挂着新生的祖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25岁的朱光亚

牵头组织起草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我们中国要出头的

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

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

朱光亚写下的这段激动文字

道出了中国留学生的慷慨心声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情景宣讲《记忆里的“两弹一星”》中《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篇章,以《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为线索,徐徐展开朱光亚的辉煌一生,揭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篇章情景宣讲

回国后

他迎难而上

1956年

他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

(后发展为近代物理研究所)

毅然承担起为中国

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

在朱光亚的人生编年表上

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

“主持某次核试验取得成功”

中国一共进行了40多次核试验

朱光亚曾30多次亲临现场

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王淦昌(左)

与聂荣臻(中)朱光亚(右)在核试验基地)


高风亮节,青史留名

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版一套

“国防科技科学家传记丛书”

朱光亚是必写之人

报请审批时,他二话不说

提笔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了

许多文章都曾试图

书写朱光亚的个人事迹

可却总是被他本人退回

就算是在“两弹一星”功勋中

他的名字也是被最后解密的一个

朱光亚之子朱明远曾回忆

父亲常说一句话

“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span>

 

(2002年,朱光亚在东南大学参加会议)

朱光亚的一生

是“两弹一星”精神与科学家精神

的完美结合

他常说:

“我们不能两眼不看世界风云

只顾埋头搞武器研究。”

这既是他

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也是他自己科学探索与国家建设

相结合实践的生动写照

朱光亚

中国科学界的翘楚巨擘

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激励着无数的后人勇往前行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范老师 18990150509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