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60周年,还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在此背景下,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联合人民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两本图书——《记忆里的“两弹一星”》《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榜样》。
为了向读者展示更加鲜活且真实的“两弹一星”元勋形象,人民日报出版社特邀请《环球人物》杂志对邓稼先的妻侄许进先生进行了专访。下文为记者陈佳莉的采访手记。
邓稼先的大情怀和小情调
《环球人物》杂志主笔 陈佳莉
今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10月16日正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而且今年也是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基于这些节点,《环球人物》10月1日见刊杂志选取邓稼先作为封面人物。
我们从邓稼先的故事入手,进而全景式讲述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风云际会。这部分跟《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榜样》《记忆里的两弹一星》这两本书的大方向基本契合。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小“独家”,比如,我们了解到,今年4月,一群当年参与过“两弹一星”工作的老人在杭州聚会,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他们自称是这项事业中的“小兵”“螺丝钉”,但当年都是与家人分居、冒着遭受核辐射风险参与工作的。我们采访了其中的4位老人,有一位老人说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1983年离开基地的时候,“两手空空,成果、论文留在保密室里,以前在哪儿、做什么,从不和其他人说”,回到杭州,重新做回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深藏功与名,大概就这样印刻在每一位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普通工作人员的基因中。
说回我参与的内容。我是我们这组封面稿件第一篇邓稼先相关内容的作者,之前有幸在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蒋菊平、李安的帮忙下,采访了邓稼先的妻侄许进。当天,杂志社和出版社组成了一支6人采访小队,对许进老师进行了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许进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对邓稼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许进关于姑爹邓稼先的回忆文章被收入《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榜样》一书。(《环球人物》记者 侯欣颖 / 摄)
我们都知道邓稼先是位有大情怀的科学家,他隐姓埋名28年,放弃了原本舒适的生活,将毕生心血投入到核武器事业。直到他去世前一个多月,中央才决定“解密”邓稼先,世人才逐渐知道他生前完成了多大成就、做了多少牺牲、冒了多大风险。这是邓稼先以身许国、以科学报国的科学家精神的一面。
1979年9月,一次重要的空投核试验发生事故,邓稼先(左)两次进入事故现场,查找原因。
同时,许进老师也告诉我们,邓稼先还充满了生活的小情调,“几乎所有你能想得到的爱好,包括看电影、看京戏、打桥牌、下象棋、打乒乓球、游泳、抽烟、喝酒、下馆子……他都喜欢”。他为人随和大方,工作有进展了就请大家吃饭,好烟好酒他那里都有。这是邓稼先作为一位普通人真实又鲜活的一面。
邓稼先是乒乓球爱好者,他习惯用左手持拍。
许进老师还讲到他的姑姑——邓稼先的遗孀许鹿希老师。她至今仍然生活在她和邓稼先的老房子里,今年8月在那里度过了96岁生日。房子建于上世纪60年代,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但许鹿希老师宁可不出门也不肯搬家。家具和摆设基本都保持着邓稼先在世时的样子,非常陈旧。两个单人沙发因为弹簧老得不行了,上面铺了一层又一层垫子。这个沙发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它是1971年为了接待回国探亲的杨振宁,邓稼先特地从单位借的。2016年,杨振宁去探望许鹿希,一进门,坐的还是45年前那张沙发。
2016年,杨振宁去看望许鹿希,坐的还是45年前自己坐过的那张沙发。
许进老师说,其实他每次去看望姑姑,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为家里的陈设、家具实在太旧了。有一次,他看阳台的木门上裂了一道缝,便提议:“姑姑,我帮您把缝填上,要不然冬天进冷风,夏天进热气。”许鹿希答:“不要动它,你姑爹活着的时候,就有这个裂缝了。”
关于许鹿希老师不搬家这点,我当时也追问了好几次,只觉得用普通人的思维似乎难以理解。许进老师说:“姑姑一生所追求的都不是物质生活,那些不足以愉悦她的精神世界,所以她从没想过要换房子。这里是她和姑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承载了太多回忆,她也舍不得搬走。”
采访结束,大家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这其实是我做记者生涯中比较少出现的。一般一次采访结束,感谢的话少不了,但鼓掌还不至于。后来我也在想,那天不约而同的掌声背后,有对许进老师这么多年来不辞辛苦一遍遍讲述邓稼先故事和精神的感谢,也有对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把一生献给祖国的科学家精神的感动和敬仰。
历史不会遗忘,年轻人也不会遗忘。尽管现代社会有时显得物欲横流,但“两弹一星”精神并不过时,甚至我还惊喜地看到,年轻人不仅没有觉得说教和抵触,反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B站上,邓稼先相关的视频最高阅读量超过50万,点开视频,弹幕里“致敬”二字刷屏。年轻人喜欢他,因为他可爱,更因为他的故事可以在这个时代带来感动和激励,让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国家的脊梁撑起的新时代星空下,行而不辍,未来可期。